語法整理

全部 台語教學 教學思考 詞彙問題 語音漢字 語用問題 語法辨析 語法整理

你怎麼想,就會怎麼教:語法教學的基本信念

陳怡靜
2024-12-01

語法,對我來說就是學語言的基本功,理所當然地存在於課堂中。 從小學英文的時候, 老師就著重在語法規則的講解上,所以我自然認為:「語法就是語言教學的一部分啊,有什麼好怕的?」 再加上,大多數的華語教材都列有「語法重點」, 當時的我覺得,只要按照書上的規劃,一條條「教好」,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直到那一年的驚嚇,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語法教學...

閱讀更多 >>

「了1-完成」跟「了2-變化」在教學上,該合還是該分?

陳怡靜
2023-12-01

一談到「了」這個語法點,老師跟學生都很頭痛啊!之所這麼令師生生畏,是因爲文獻語法書中的錯綜複雜,而教材也不清不處不一致,造成老師們在備課的時候無所適從。所以老師們該怎麼面對,處理呢?我們就來好好整理一下吧!

閱讀更多 >>

「...倒是...,可是...」這個句型,到底怎麼用?

陳怡靜
2023-07-01

你使用的是「餓倒是不餓,可是可以吃一點東西」,還是「餓倒是餓,可是可以等一下再吃」?還算兩句都可以呢? 「...倒是...,可是...」這個句型是在中高級程度重要語法點,到底句型的使用情境跟功能是什麼?「倒是」後面肯定否定都能接嗎?又「可是」之後該接的內容成份是什麼呢?

閱讀更多 >>

三個平面的語法教學—聽楊玉玲老師講座有感之記錄整理

陳怡靜
2022-10-01

這個主題〈基於「語言使用」之語法教學模式〉是2018年投稿的論文,重點在於模式的說明呈現,聽了楊老師的講座之後,有一些想法想調整,所以整理使之更為完整完善。

閱讀更多 >>

「也」的「類同相似」之連結與結構

陳怡靜
2022-04-01

「也」的類同相似是如何連結的?「我是台灣人,他也是台灣人」的連結很容易懂,我他的連結在於「台灣人」,但是「我喜歡吃餃子,也喜歡吃比薩」的這個句子呢?還有「我買了車,他也換了房子」的這種呢?看似沒有類同相似的地方,為什麼也可以使用「也」?另外,可以說「我七點也在家吃飯」,也可以說「我在家也七點吃飯」,到底「也」的結構如何受語義影響?

閱讀更多 >>

他「可」真大方---真心還是反諷?

吳珮文
2021-06-01

教中級以來,「可」對我而言一直是個很大的難點。它的難主要 反應在語義的複雜性。蔡沂庭(2014)梳理了「可」從先秦時代開始的歷時語義演變。 由一開始的「許可」到「可以、能夠」,再到後來的「反詰」、「猜測」,又從「反 詰」中演變出「否定」、「疑問」、「強調」,最後再從「強調」演變出「轉折」。 再來,如何從讀音來區分「可」的語義?

閱讀更多 >>

浩瀚無邊的語氣詞(三)--「吧」的面貌

陳怡靜
2021-05-01

「吧」這個語氣詞,在日常生活交際溝通中使用的頻率相當高,而且用法也十分豐富。 對於母語是中文的我們來說,使用「吧」是像呼吸一樣自然無負擔的存在。但對於要 教學的華語老師,甚至外籍學生來說,「吧」的使用真的是複雜又難以掌握的問題。 到底「吧」的出現,表達的語義/語氣/功能是什麼?又該怎麼使用呢?

閱讀更多 >>

趨向補語的難難難(八)--複合趨向補語:V過來/過去

陳怡靜
2019-04-30

我們可以說「你從哪裡開過來的?」、「她剛剛就從你面前走過去了。」句中的「開 過來/走過去」是具體語義,比較容易了解。但「V過 來/過去」也有抽象語義嗎?

閱讀更多 >>

趨向補語的難難難(七)--複合趨向補語:V進來/進去、出來/出去

陳怡靜
2019-04-04

「客人走進來/去了」、「壞人跑出來/去了」語義具體易懂,就是從裡面跑到外面, 或從外面跑到裡面,有方向性。 但是我們也會說「室内裝修别忘了把動線考慮進去」的「考慮進去」,還有「把好麻 吉加進群組,將討厭鬼踢出去」的「踢出去」,這些的空間方向性在哪呢?

閱讀更多 >>

比較:「~起來」跟「~上來/下來/下去/」的不同

陳怡靜
2019-03-16

「~起來」跟「~上來/下來/下去」語義有相似重疊的部分,所以怎麼區別呢?如: 1.「跳上來」跟「跳起來」有什麼不一樣?2.「撕下來」跟「撕起來」呢?3.「留下 來」跟「留起來」呢?4.「做下來」跟「做下去」呢?

閱讀更多 >>

趨向補語的難難難(六)--複合趨向補語:V上來/上去、下來/下去

陳怡靜
2019-02-14

「我跑上來/去了」、「我跑下來/去了」語義具體易懂,就是從上面跑到下面,或從 下面跑到上面,有方向性。但「休息了吧,再跑下 去就倒了」這裡的「跑下去」卻是繼續跑的意思,而非方向性;到底「上來/上去/下 來/下去」搭配哪些動詞?有多少不同的語義呢?

閱讀更多 >>

趨向補語的難難難(五)--複合趨向補語:V起來

陳怡靜
2019-01-23

我們中文的「V起來」,一下子是「請你站起來」,一下子又是「這張椅子坐起來很 舒服」。到底「V起來」有幾種意思啊?複合趨向補語向來都是外籍學生學習的難點, 除了具體語義之外,還有抽象語義。我們先從「V起來」來介紹吧!

閱讀更多 >>

再思考:一樣是單音節形容詞,為什麼不能重疊(AA)呢?

陳怡靜
2018-12-26

上一篇懸而未決的H類形容詞,跟G類一樣都不是屬於五種感官可立即辨知之類的, 而是偏重主觀判斷的性質,但G類能重疊(使用上有些限制);而H類卻無法重疊,為什麼?當中有什麼差異?

閱讀更多 >>

浩瀚無邊的語氣詞(二)--「嗎」的面貌

陳怡靜
2018-11-26

「嗎」放在陳述句的句尾,就變成是非問句,用來詢問對或錯。但是不是也有不用來 問問題的「嗎」呢?

閱讀更多 >>

浩瀚無邊的語氣詞(一)--基本介紹

陳怡靜
2018-11-12

「他正在睡覺」跟「他正在睡覺呢」,多了「呢」有什麼差別?除了「呢」,還有 「吧、啦、啊」,在句尾放上這些語氣詞又會有什麼不一樣?

閱讀更多 >>

趨向補語的難難難(番外篇)--簡單趨向補語的總比較

陳怡靜
2018-10-31

以「寫同學的名字」來看,加了不同的趨向補語,各有什麼側重語義呢?如:「寫『上』同學的名字」、「寫『下』同學的名字」、「寫『出』同學的名字」、「寫『起』同學的名字」。

閱讀更多 >>

趨向補語的難難難(四)--簡單趨向補語:V進、V出、V起、V開

陳怡靜
2018-10-20

簡單趨向補語只剩下「V進、V出、V起、V開」這四個,感覺好像沒「V上」跟「V下」 那麼複雜,是嗎?是~吧?至少沒有上幾篇那些那麼難。像「走進教室」、「掉進水 裡」是空間的進出,很容易理解的;但「聽進勸告」、「吃進營養」這些呢?

閱讀更多 >>

再談:簡單趨向補語「~上」、「~下」

陳怡靜
2018-10-04

怎麼幫學生了解並記憶這些看起來不像「上面/下面」的「上/下」?有沒有比較簡單 有系統(道理?)的方式呢?能不能避免跟學生說「對不起,中文就這樣用,請記起 來」。

閱讀更多 >>

趨向補語的難難難(三)--簡單趨向補語:V上、V下

陳怡靜
2018-09-26

上篇已經談簡單趨向補語:動詞+「表趨近或遠離」的「來去」類,是不是也要談談 簡單趨向補語接「表動作方向的情況」的「上下進 出起開」那類補語;感覺有點複雜,比如「V上」,可以說「爬上桌子」,也可以說 「考上大學」,好像不是同一個「上」呢?

閱讀更多 >>

趨向補語的難難難(二)--簡單趨向補語:V來、V去

陳怡靜
2018-09-11

「~來/去」這兩個接在動詞後的補語,語料上比其他趨向補語來得少。臺灣中央平 衡語料庫或者網路語料,以「V.得/不來(換不來)」、 「V.得/不去(除不去)」出現的方式最多;而大陸那邊的語料也只有幾十筆,是以 文學故事描述的情況居多。

閱讀更多 >>

趨向補語的難難難(一)--基本介紹

陳怡靜
2018-08-23

趨向補語通常都有具體跟抽象的語義,這跟什麼有關?同樣的動詞,同時具有具體與 抽象語義,如何區辨?或是接上哪些動詞或形容詞表具體趨向語義?哪些表抽象語義?

閱讀更多 >>

有「的」,還是沒「的」?標準是什麼?(下)

陳怡靜
2018-06-07

上一篇談的是名詞類修飾語跟「的」的搭配關係,以下是尚未處理到的問題:「雖然 『的』後是無生命名詞,但我們在生活使用中,會省略『的』,這怎麼說明?」、 「形容詞類修飾語跟『的』的搭配關係,有幾種》?」

閱讀更多 >>

有「的」,還是沒「的」?標準是什麼?(上)

陳怡靜
2018-05-28

外籍學生想問的,華語老師想處理的不外乎下面幾個問題: 何時該加?何時該省?何時加與不加都可以?何時加與不加的意思不一樣? 資料看起來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性質描寫角度來分;一種是從名詞是否表分類來分。 這些方式有什麼問題嗎?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