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台語教學 教學思考 詞彙問題 語音漢字 語用問題 語法辨析 語法整理
外國學生學習送氣音時最常出現的偏誤就是送氣不足,在語音表現上送氣不足的音較容易被理解為不送氣音,比如將「台灣」的「台」發為 dái,雖不至於影響語義,但仍然是一聽就知道不正確的發音。但怎麼讓學生了解華語「送氣音」是如何發出的呢?用紙片教學是最好的方法嗎?
閱讀更多 >>2016年六月我參加了一場由中華民國復健醫學發展協會舉辦的跨領域研習「讀寫萌發」[ 「讀寫萌發」強調孩子學習讀寫是一個自然持續的過程,而不是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就像學習說話、聽話、走路、游泳以及其他各式生活中的技巧一樣,是透過有意義地參與特定活動而自然習得的。],當天講者童寶娟教授講述了許多閱讀障礙兒童的讀寫困難及教學策略。
閱讀更多 >>最近剛結束一場針對印尼華師開設的成人漢字師資培訓課程,這課程主要針對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習者學習漢字的教學策略。其中,字形教學方面談到經 驗連結策略,也就是將學生個人的畫圖(塗鴉)經驗與筆畫規則(筆畫的書寫方向、筆畫的種類等)產生有意義的關己連結,之後再進入筆畫書寫教學。
閱讀更多 >>把語音的教學內容簡單化到跟〈漢語拼音方案〉一致,將會導致語音教學內容的不完 整,而且,這也是造成語音教學各種問題的癥結所在。這次文裡,我約略整理了有關 語音教學的幾點提醒,提供給新手老師備課或教學時參考。
閱讀更多 >>傳統單字調教學利用「媽麻馬罵」讓學生學習辨識四聲的高低升降變化,例如「早安」 兩字,「馬」對應「早」,「媽」對應「安」,但對外國學生來說,如果簡單易學, 為何總是偏誤連連?
閱讀更多 >>聲調是外國學生習得華語的普遍難點,但偏偏聲調是華語語音最顯著的特徵,具有表 義的區別功能。聲調一旦弄錯了,說的跟聽的人理解的往往是兩回事。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