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吧語言工作室」的誕生,是一段自然的延續。
離開工作二十多年的學校後,我依然離不開所愛的台南,也放不下對語言教學的熱情。
於是成立了這個小小的工作室,
想把累積多年的教學經驗與所思所想,重新整理、分享出去,陪伴更多在教學路上努力的老師。
這些年來,我常常想——
能不能把自己一路走來的教學反思、資源資料與備課筆記,轉化成有系統、可操作的內容?
能不能幫助老師們減少摸索時間、減輕備課負擔、提升教學效能?
能不能用更貼近現場的方式,讓教學變得更有趣、更有效?
就這樣,從一個簡單的想法出發:
整理、集結、交流、分享、傳遞——說吧,於焉誕生。
教學熱情,不該浪費在摸索。說吧,讓你有方法,再也不孤單。
我們深知「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不易,因此專注於錘鍊教學基本功,
把那些實用、有效、立即上手的教學眉角,整理成一套套有系統架構的教學模式。
但光有方法還不夠,我們同樣重視:
引導老師們建立備課思維能力、磨練教學敏銳度,培養能夠應變的專業直覺。
唯有思考力到位,老師才能在面對各種變數時,真正靈活運用教學法,而不是被方法牽著走。
我們的課程涵蓋各程度語言核心能力,目標就是一件事:
幫助老師優化備課模式、提升教學效能,讓學生學得更好、說得更多!
如果你你希望——
那麼—— 來「說吧」,就對了!
拍攝於2019年7月20日第一屆說吧的「串起傳承—教學實務分享討論會」
自2017年起,「說吧」一步一腳印,陪伴華語老師們走過教學的每個挑戰與成長。
這些年來,我們持續嘗試與開發,做過不少事:
同時,我們的線上陪伴與知識傳遞也越來越多元:
我們深信,每一份教學熱情都值得被支持,每一個備課難題都應該有出口。
更相信:只有健康快樂的老師,才能帶出健康快樂的學生。
「說吧」用心打造課程、文章、影音與陪伴,
希望成為語言教學圈多元、實用且有溫度的資源夥伴,
陪你走過教學路上的每一步,讓這條路不再孤單,而是踏實且充滿力量。
「 你能用一句話描述你和同行有什麼不一樣嗎? 」
這個問題,是「說吧」在規劃未來時,總會拿來提醒自己的核心。
它超級重要!因為差異讓我們獨特,而獨特讓我們有機會被看見。
要說明這份不同,我喜歡用「蓋房子」來比喻。
想像一下,小明買了塊地,想親手蓋棟夢想中的房子。他找人幫忙,結果有人講建築理論、有人說室內裝潢,更多人只是展示自己蓋好的豪宅。您覺得小明最後能成功蓋出自己的房子嗎?
我覺得機會不大。為什麼?
因為沒有人告訴小明要「怎麼做」。
如果把華語教學想像成一個工地,老師們心中的「教學典範」就是各自夢想中的房子,那麼「說吧」扮演的角色,就是工地現場的水電師傅、泥作師傅、木工師傅!
工地師傅最主要的傳藝方式是什麼?
就是 「做給你看,帶著你做」,而且會在過程中 「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工地師傅不畫大餅,因為畫出的大餅不能止飢;
工地師傅不空講理論,因為明白理論的價值在於實踐;
工地師傅不建空中樓閣,因為了解基礎不穩的風險代價;
工地師傅服膺的信念是: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何以然」 !
「說吧」相信,唯有建立一套清楚、有系統的教學觀,並以此為指導,理出教學設計的脈絡,才是老師們親手蓋出自己夢想房子的唯一道路。
我們很驕傲能扮演華語工地的師傅這個角色。因為,當您有了穩固的地基,不論是極簡風、清水模,還是老屋欣力、皇家璀璨,各種教學風格您都能自由打造!
希望「說吧」提供的課程與服務,能成為每位老師蓋房子的堅實地基,協助您建造出堅固、安全的教學夢想之屋。
💌 合作邀約|講座諮詢|課程合作,歡迎來信或來電,我們期待與你一起讓教學熱情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