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中的語法教學之我見

外籍學生中文學得好不好,就看他/她語法學得好不好;而學生語法學得好不好,又得看老師教得好不好。因此,對很多老師來說,「語 法教學」是個又愛又恨的任務與挑戰。

「語法教學」在對外華(漢)語教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專家學者不斷研究討論的重點。對於語法教學的理念有各種各派,如早 期傳統偏重於結構形式的教學,到近幾年開始帶入語義、情境等偏重功能的教學,甚至近兩三年帶入遊戲、活動與戲劇偏重趣味的教學, 都是致力於語法教學成效的提升。哪一種符合你的教學理念跟風格呢?哪一種最有教學成效呢?

教學理念是會隨著經驗能力而調整改變,最後形成自己一個堅定穩固又自信的觀念。教學重點的挑選整理、教學方式的使用拿捏、教學活 動的設計運用,甚至去觀摩觀課的評價意見在在都跟老師的教學理念有關;我相信一個教學理念堅定清楚的老師,她的課堂一定是架構完 整又系統有條理,教學成效一定不差的。

我的也是從一開始的模糊不清到現在的堅定穩固又自信,這些調整與改變是一直沒停止過。我相信很多老師也是如此,隨時都思考著如何 教得更好、更有效率,同時又能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我們這麼認真努力鼓鼓掌吧!)

這些調整與改變來自於這近十幾年不管是前線教學或者師資培訓中的感受、觀察與思考,來自被質疑/問的、看到的、經驗的、預想的種 種情況與問題。這些點點滴滴架構融合成了我目前的教學理念與想法:

1

積極面對”學生學習語法的難”跟“老師備語法的困”

大多數的外籍學生認為中文的語法不難,是用法難。撇除學生個人認真的因素,這原因大概是教材中語法解釋不足或根本只有結構,沒有 用法的說明。對老師們來說,這也是備課時最大的問題。我目前看過的教材中,提到語法功能(符合語言使用的方式)的幾乎沒有(有老 師知道的話,再介紹給我)。如:

1. 把字句

這整段英文解釋都是關於「把」的結構,並沒說明為什麼要使用「把」字句,在什麼時候使用,它跟一般陳述句有什麼不同。所以,學生 問了「爸爸把車開到公司去了」跟「爸爸開車去公司了」有什麼不一樣;也很直接問:「『把』的功能是什麼?你們中文不需要『把』也 能表達」。

2.「是...的」句

就算解釋了一些"用法",但都是用“強調”來說明,所以你會發現這個語法點也是“強調”,那個語法點也是“強調”,等於沒說。語言 的使用,絕對不是先想“我現在要強調動作所發生的時間”,所以我得用「是...的」句來表達。很不喜歡用這種方式來說明解釋語法點, 然而坊間的教材或者語法教學書多為此種方式,仍使用“研究詞彙”而非“教學詞彙”:什麼強調焦點、表完成、表判斷等;語言的使用是指是在什麼情境下,會使用這個語法跟句型。

因此,你會發現學生只懂規則、只懂造句,但不知道什麼時候用。所以會因混亂而問:「“張先生昨天離開公司了”跟“張先生是昨天離 開公司的”有什麼不一樣呢?」

這些教材沒處理到的,造成學生搞混不懂的問題,會落在老師的身上,老師勢必得處理。這告訴我:

  • 結構性的語法容易,但需要處理語義及用法。
  • 非結構性語法,必須抓出語法功能(何時用、什麼情境用)。此外,更須要找出簡單清楚的說明/引入方式。

2

語法需要教、解釋嗎?需要搞得這麼麻煩嗎?

這問題常常是師訓班學員或新手老師問的:語言有必要這樣“吹毛求疵”嗎?解釋了,他們就懂了嗎?不能告訴他們這是中文的“習慣用法”就好了嗎?

試想:若是你遇到這樣的外語老師,你的感受是什麼?應該是一樣的,會覺得這個老師不專業,無法解決我的問題,若是什麼都是“習慣用法” ,我幹嘛跟你學呢?

學生提的那些問題真的只是“習慣用法”嗎?像「我是/我就是」、「就是我/我就是」...; 兩者是一樣的?真的沒有不同嗎?如「 哥 哥把弟弟打哭了/弟弟被哥哥打哭了/哥哥打了弟弟,弟弟哭了」、「張先生去過美國/張先生去國美國了」...

面對這問題:我會先釐清問題的性質再處理。但不能因為自己不懂或覺得太難,而逃避處理。學生提的問題能幫助我們了解學生的思維邏 輯卡在哪裡,從不同角度思考我們習以為常的母語。我知道有時候學生問的問題超過他的程度,但思考了處理了,再來挑選調整如何跟學 生解釋或者不解釋。就算不解釋問題的本身,你是自信滿滿地處理說明這個程度的這樣的問題,因為你的專業跟態度。

我覺得最厲害、高竿的老師能教語法於無形,這是我的理想跟挑戰,無敵難,但有理想總是好的吧!會鞭策自己~^^

3

是不是有效教學?

看過不少老師的課,都感受到老師教學的熱血、投注很多腦力心力備課設計,然而上課效果卻不如預期。先來看看這些可以再改善提升的情況:

A. 只教懂,沒教會用

  • 照本宣科:老師上課按課本的例句解釋上下去,這一句懂嗎?學生懂了,就繼續下一句。
  • 另類造句:每張PPT都給圖片,學生看着圖片用語法說出一個句子。如下圖:

這種方式可以看出老師花很多時間準備了很多,但是在課堂上,情況是按一張PPT說一句,可想像氣氛如何。雖然很多圖片五彩繽紛,但 還是造句,因為沒給學生自然使用情境,也無法自行產出。

說說造句,在上課的時候我是不用的。是很方便,但是沒情境無法幫助學生使用,這種方法只能確認學生結構沒問題,並無法練習自然產 出。造句有它的好處,因此,可以讓學生當做回家作業做。

下圖是教「得」,紅線框框中的是老師給學生的練習。也用造句的方式,只是結構的練習,學生不知道該怎麼用,而且會造出最下面的病 句。 造句方便,但不是語言使用的有效訓練方法。

B. 提問不良,且不夠多元

之前提過「良好的提問」是良好課堂的關鍵。證明真的是如此:

下圖:教「比」字句,老師設計的提問是「台灣跟加拿大,哪個大?」這類的問題,學生的回答是「加拿大」,並非老師要的答案。接着 老師就會要求,請使用「比」回答。

我認為當老師要求學生使用「比」回答,表示並未抓到「比」的功能,否則應該是自然產出「加拿大比台灣大/台灣比加拿大」。到底什麼提問,能讓學生這樣回答呢?是老師們需要找出來的,這就在我們平常的語言使用中。

教「把」字句,老師為了練習而問出「魚,怎麼了?」(自然的回答應該會用「被」,而非「把」)或「誰把魚吃了?(配合圖片)」。這是真實生活中不會出現的問句,我不會這麼問,也不用。我會做的是把“什麼時候/情境會問「誰把魚吃了?」”找出來,然後大量複製。

不過,當然有些語法情境並非那麼自然,針對性窄。因此,必須有意識要求學生使用

比如「~得不得了」,這個練習是"填空”,對我來說也是無效的練習。因為放在這裡,就是要練習這個語法的,因此不需要理解太多, 找個形容詞+得不得了放進去就好。而且學生練習不到口說,就算是之後老師要求學生把答案念出來,仍是是單句,而且是「念」不是 「說(用)」。

  • 不改變練習內容,而改善練習的質量,我則會這樣調整:
    (AB兩兩互問-要求一定要用“~得不得了”回答)

1

你覺得台灣人怎麼樣?

2

你覺得7-11怎麼樣?...

3

你覺得7-11方便嗎?

另一種完成任務,抽形容詞卡,每人幾張,用「你覺得誰/什麼~得不得了?」問問題,先完成規定的標準就贏。

  • 下面這張應該是排版的問題

混亂不清會影響注意力跟興緻,可以稍微調整(如下圖)。

提問的設計方向是對的,朝開放性提問思考,但是不夠放顯得單調無趣。若我們稍微調整一下,就能提高互動性開放性,如:什麼天氣讓 你覺得舒服/不舒服?什麼事情讓你覺得緊張/害怕?等等。

C. 節奏不夠緊湊,教學組織安排没層次

我看過的老師設計一個活動是要複習全部語法的,一張活動單上面是該課所有語法的提問(大概20多個題目),每個學生一張,必須問每 個同學,全部的問題問完 才算結束。

看出這裡面的問題嗎?

  • 活動時間太冗長,老師無法監控產出品質
  • 問題都是老師設計的,無法練習自行產出;而且學生都是看着問的,練習目的是什麼不明。
  • 沒有檢驗回饋學生的成果成效。所以花了整節課,所得到的是什麼呢?

這些問題大多是沒抓到語言教學的重點跟原則

  • 訓練的是溝通能力,應拿捏師生說話比例
  • 語言教學除教懂外,最重要的是要教會用
  • 掌握程度指標,提升學生該程度應具備的語言能力

說了這麼多,整理一下:

我對於語言教學的理念非常簡單:
在輕鬆又不失認真的氣氛下,教授真實、實用的中文詞彙、句構,適時上升到成句成段成篇的表達,並提供大量多元情境,訓練學生能在 適當的情境自然產出運用,任何可達成這些目標的方法與活動,我都採用。

因此,不管備課或上課一定遵循下列原則:

  1. 上課所教的、給的盡量符合真實生活的語言使用,符合學生理解掌握的程度。學生的語言會慢慢成長,所以別揠苗助長。
  2. 使用簡潔清楚、學生能懂的方式引導說明。我要儘快看到學生豁然“頓悟”的表情,秒懂是我野心,當然也得看語法的難易而定。
  3. 順序由簡入深,方式層層遞進,從機械到開放,從控制練習到自然運用
  4. 任何的設計跟調整一定要能讓學生多說、多練習。但要注意“說與產出的質量”,不是單純開口就可以了。我以老師上課能休息為設計目 標,雖是開玩笑的,但是若是備課備得精實完善,老師在課堂上是相對輕鬆的。
  5. 最後一定以開放自然交際的方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