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篇章」,就沒有好的溝通表達!

溝通表達力是跟學得越久、越多成正比嗎?

「提升學生溝通表達能力」相信是很多華語老師努力的目標,也是語言學習(非特殊需求)的終極目標。

而在實際課堂,老師努力了、用力了,但怎麼還有這些問題?
學生的輸出總是停留在單詞、短句,無法擴展延伸;
好不容易說出幾個長句來,卻是這裏一句、那裏兩句的發散;
就算是說了一小段落,也是前言不對後語,言不及意;
或是巴拉巴拉說了一堆,常是沒有連貫、邏輯不清,表達零碎...
「我手寫我口」,學生的書寫表達也是一樣的問題。

不怕老師們罵!其實,這些問題的出現,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爲老師對於「篇章教學」的不認識、沒掌握而造成的。

成篇成段的流暢表達,
並不是學生學得越多越久,溝通表達就能成正比的提升;
也不是設計很多問題、活動單,學生就能有效表達與產出;
更不是不斷地要學生多說一點、多討論一點,就能自然產出的。
學生溝通表達能力的提升,必須要老師有意識的引導帶領,
有目標的技巧策略,才能慢慢積累提升的。

我與「篇章」相見恨晚

我記得是在研究所第一次接觸到「篇章教學」,
才知道「篇章」是有語法的,
才清楚明白學生說不長、說不多、表達零亂的原因不在學生,
而是在老師身上。因爲
如果老師不知道篇章表達的重點,教學方向怎麼能達到目標? 如果老師不知道篇章表達的關鍵,怎麼設計出有效的訓練活動?

所謂的溝通表達(包含「說」跟「寫」),
最終也是最重要的目的,
就是要讓對方能夠理解說者/作者所要傳達的訊息,
而能進一步互動交流。
因此,表達的時候,都要盡量以連貫、合乎邏輯的方式,組織所要傳達的訊息,才能讓對方充分了解。

那,「連貫、合乎邏輯的方式」是什麼?

指的也就是篇章的特質:包含「文意的連貫性」跟「語法的關聯性」。

  • 文意的連貫性
    是指篇章內容、上下文的層次架構、細節都與主題相關而且有秩序的組織。

學生自我介紹的時候,常長會有這種連貫的問題,像:
「我是XXX,我來自韓國,我來學中文一年了,還有我喜歡吃臺灣水果,我的興趣是根朋友去逛街,我的生日是19XX年X月10號」 這六個句子怎麼組織安排,沒老師有系統地引導教授,學生是很難學習掌握的。

  • 語法的關聯性
    指的是標示關聯詞、省略替代、詞彙運用、語法結構...等等。

像是上面自我介紹的六句中,
「我是xxx,我來自韓國...」應該要省略第二個我,
「我來學中文一年了」是語法結構的問題,
「...,還有我喜歡吃臺灣水果,我的興趣...」則是怎麼連接上下文的問題...
這些問題怎麼注意調整,沒有老師有系統地提醒更正,學生也很難吸收掌握的。

所以不要再怪學生說不長、說不多、表達不夠好了!

要做的應該是開始認識、了解什麼是篇章,有哪些語法、規則; 再來將這些篇章知識、語法,轉換並融入語言教學中的步步訓練, 才能真正提升學生流暢的溝通表達力!


想要開始增進對篇章的了解掌握的老師,別錯過「說吧」11月的講座:

  • 主題:篇章教學的重要與技巧運用
  • 講師:姚瑜文老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日期:2023年11月18日(六)上午9點30

我要參加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