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度與吸收之間的拿捏

今天的課讓我想起之前的話題與思考。

常聽到學生問老師這樣的問題:
「一課要上多久?」
「這學期我們能上完第一冊嗎?」

學校、機構也這樣要求老師:
「這學期要上完10課。」
「這是密集課程,8週要完成15課」
一味追求短時量多,急速達量。

問題這樣真的能達標?紮實穩固運用的達標嗎?
這是吸收與成效的問題,而不是時間快慢的問題!

接到新來的學生,通常第一步就是測程度,
學生告訴你已經上完了第B冊,要從第C冊開始。
但一檢測,連第B冊的程度都沒有。
語言能力光告訴別人我上完第幾冊了,就表示有那一冊的程度嗎?差得遠呢!
那所謂學生學完「第X課/第X冊」到底代表什麼,老師們是怎麼評定的?

若沒進度的壓力,你如何決定這課上完了,可以進入下一課了?
當然,大部分的老師都受限學校、機構的進度壓力,因此在設計與拿捏上更加的困難,
要同時考慮如何完成進度,又如何確保學生都吸收?

拿捏的關鍵在
課程內容的挑選增添、師生說話比例-精講多練、符合語言使用的情境、氣氛活絡促進學習、...還有什麼呢?

什麼教學話題討論下來,華語老師的能力真的不是普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