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記錄,清理一直存在腦中的那些想法跟整理!

陳怡靜
2024-05-16

最近幾個課程與活動,一直想寫個記錄,但是事情一件件來,一件件處理,靜不下心來,也就一直擱置到現在。不過,不想像之前時間點過了就算了。所以來精簡記錄一下......

關於四月講座的準備與完成

四月講座主題談「你怎麼給自己的教學打分?—教學成效與品質的評估之道」,原本對這個主題沒有什麼太多的想法或太高的期盼,就只是因爲不少新手老師有這樣的問題困擾,因此想說藉由講座的名義,好好來整理一下「我是怎麼知道這堂課上得好不好」的那些「感覺」,提供一些參考。

但是要將那些「感覺、感受」具體出來,需要一些拷問跟靈感,指的是要花費一些時間精力,專注地深入腦子深挖,逼出一條條可感的、可具體觀察的條目,既然要講,就不能只有方向跟感覺。所以覺得~累,又要挖。從一月到現在都得這樣深挖呀!

這是原本給四月講座的預期成果。

但是在搜尋文獻資料、吸收分析、深挖整理的過程,竟然逼出了更上層更完整的架構——三大面向二十條觀察指標,超出預期的成果與期待。真的非常開心......

三大面向包含從教師端跟學生端,兩端的視角:

  • 教師端是從備課教學角度來自評;
  • 學生端的話,一方面是觀察學習效果的情況,一方面是觀察學習情緒互動的情況。
    各面向也整理出6-7條觀察指標,每個指標的背後都有其可以提升的提醒,也就是這個指標做得不好,那就知道問題在哪,怎麼著手改善提升。整體到細節,細節找出問題,問題可以改善,環環相扣,這樣算是能做到最完整全面又具體的整理了。

因爲超出預期的感動與滿足,所以一定要記錄,也值得記錄。

結束了「初階師培11班」

爲期12週的新手師資培訓課程,終於在本週結束了。也是一個滿足成就,這個班的學員的配合度與積極性相當高,在每次上課互動的過程,都有不少刺激與啓發,真的開心,相當享受。

我的課,說真的,其實不輕鬆。過程中需要不斷思考、討論、調整,寫作業與記錄,雖然不強迫,但是幾乎每位參加的學員都盡力完成每份作業,有多有少、有粗有細,但都是不容易堅持與認真。

有位超有行動力,上課幾週就真的按我的建議,找到外籍學生來教授,邊學邊教邊運用;在「練習教學」的過程中,也隨時詢問所遇到的問題,討論交流該怎麼解決,也隨時分享點滴的學生的進步與成就感,她說學生自己給她的回饋是:

  • 老師會針對問題強化練習,對他很有幫助,所以很喜歡上課
  • 很喜歡課堂的例子與作業,因爲關聯度很高,而且用得到
  • 變得很有信心,現在比較敢用中文跟別人聊天
  • 打電話做日常溝通比較不膽怯

而這位學員在最後一次作業——回顧這12次課程的心得與整理,寫了將近四大頁,甚至到未來的方向。她說師培課對她最大的幫助是:

她是一位將近年過半百的學員,還這麼努力不懈,積極認真地投入;作業的細緻深入(我很喜歡看她的作業),是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的沉澱跟思考整理的,真的讓我超級感動與佩服。讓我知道,她在這門課中是享受的,是有收穫的,這些主題跟內容在教學實務上是真切有幫助的,給我更多的信心,持續並優化「初階師培的課程主題」,所謂教學相長啊!

另一位學員的回覆,她是這樣說的:

先嘗試自己思考、尋找答案、一起討論後再讓我們參考答案」怡靜老師的教學模式對我來說很新鮮。(原文如下)

這句話有點似曾相似的味道,之前也有不少學程學生說過類似的話,但不是用「新鮮」,而是「跟其他老師不一樣,總是會問很多問題,一直要思考」。

其實這句話讓我陷入一些矛盾的思考,一方面是很高興學員感受到了我的目的與用心;一方面是曾經對這樣的模式有過懷疑,因爲有學員反應「就是不會,爲什麼還要叫我們想,可以直接告訴我們怎麼做嗎」。

我知道「直接釣竿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但是沒經過一步步的思考吸收與操作,遇到了釣竿的零件舊了、線壞了、長度不順手了、池塘不適合了,要怎麼調整改良出最適合最好的釣竿來應付不同的釣魚環境與漁種呢?

我應該會繼續這樣的方式,因爲真的會學習得很深刻,掌握了不僅能隨情況調整,而且效果一樣好,甚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