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向補語的難難難(八)--複合趨向補語:V過來/過去
「V過來/過去」有具體語義,也有抽象語義。請看下面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面10句,哪些是具體語義?哪些是抽象語義呢?
1-5句是具體語義,6-10句是抽象語義。
又,這個問題重要嗎?需要區辨具體或抽象嗎?
區辨具體跟抽象語義之所以重要是能知道學生的困難點,幫助學生掌握理解這些非位移義的動詞加上「過來/過去」。但這區辨具體跟抽象語義的點,並非教學重 點,因此別列入考試範圍中。
A. 具體語義
「V過來/過去」核心語義(具體語義)是空間的位移,表示人或事物位移方向由A地到B地接近、面對或遠離、背對說話者。搭配的動詞常帶有趨向位移義(走、跑、飛、搶、傳、轉...等)。
若位移後接近或面對說話者,使用「V過來」,如:上面句1、句3跟句11;
1
3
11
位移後遠離或背對說話者,則使用「V過去」,如前頭句2、句4跟句5,以及句12:
2
4
5
12
從上面例子知道「V過來/過去」所表示的是「從A處位移到B處」,地點不一定在句中出現,但推得出來。所以可加「從」引出起始點(A處),若要引出終點處(B處)則直接加在「V過來/過去」之後,或在「V過來/過去」前加上“向”引出(B處),如:
1-2
2-2
4-2
B. 抽象語義
「V過來/過去」的抽象語義是從空間位移,延伸至心理空間或虛擬空間,表示情緒狀態的位移方向由A地到B地進入或遠離說話者。
此類抽象語義的接近說話者所指的是好的狀況(清醒、覺知、活、對~),偏向使用「~過來」,而遠離說話者的情況都是不好的狀況(暈、昏、未知、錯~),此類搭配的動詞不需帶有趨向位移義;A、B處所通常也不出現。如: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