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向補語的難難難(三)--簡單趨向補語:V上、V下
佈咚發問
上篇已經談簡單趨向補語:動詞+「表趨近或遠離」的「來去」類,是不是也要談談簡單趨向補語接「表動作方向的情況」的「上下進 出起開」那類補語;感覺有點複雜,比如「V上」,可以說「爬上桌子」,也可以說「考上大學」,好像不是同一個「上」呢?
好吧,把其他的補語慢慢整理起來吧!先來處理「上、下」兩個。
「上、下」兩個字的筆畫很簡單,但是放在動詞後當補語的用法確實有著不簡單的表現。
「上、下」接在動詞當趨向補語用,其語義與「由低處到高處,或由高處到低處」有關,可以表達具體的高低,或者藉由隱喻延伸到抽象的升降及更多意思。來看吧~
簡單趨向補語:「V上」
補語「上」表具體趨向義是指「從低到高的位移過程,達到終點目標」,也是最核心語義。藉由此具體位移義引伸出兩種抽象語義「表示接觸、附著與固定」以及「達到預期的希望或目標」。
「表示接觸、附著與固定」的語義 此種接觸、附著的語義是因「V上」後接的是終點處所/目標有關。 一旦位移物抵達終點/目標,即形成處於某處(目標)之上的情形,所以引伸出位移物與處所間的接觸、附著的語義。
「達到預期的希望或目標」的語義 一般的認知「上面(高處)」代表好、追求的目標,因此另一個延伸出來的抽象語義就是 「達到預期的希望或目標」。
而因「V上」後所接是位移路徑的終點,包含「具體處所(爬上屋頂)、具體目標(追上公車)或抽象希望、目標(考上大學、說上幾句話)」。
A. 具體語義(上圖A-1、A-2類)
所搭配的動詞皆為趨向義動詞,核心語義為到達終點,會因後面所接賓語不同而有不同到達語義--到達具體目的地或者達到想要的目標,如下兩類賓語:
A-1. 具體處所
表從低處到達高處的目的地(終點)。賓語指的就是終點目的地,如:
1
2
3
4
結構特點:
- 可在處所後接上「來/去」
- 不可轉換成「把~V上去/上來」的句式
- 沒有可能式「V得上/V不上」
A-2. 具體事物與抽象事物
表示達到想要的目標,亦即賓語所指。如:
5
6
7
8
結構特點:
- 不可在處所後接上「來/去」
- 不可轉換成「把~V上去/上來」的句式
- 若目標有時間性,則有可能式「V得上/V不上」,如句5、6
B. 抽象語義(上圖B-1、B-2類)
所接的動詞不帶趨向義,此類語義則依據具體語義延伸或隱喻而為路徑空間,從起點抵達終點(目的地),凸顯接觸、出現、連結與達到量多的關係。
我們依補語後所接成份的性質分為兩類,說明如下:
B-1. 所接的是賓語為具體或抽象的人事物
依動詞與賓語關係,分為三類,如下:
B-1-1. 動+上+賓(具體賓語)
核心語義為接觸,會因賓語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接觸義,可指回到起始點的接觸,包覆表面的接觸,或出現在施動處的接觸。
回到起始點的接觸\ 是與帶有開合義的動詞共現,後面的賓語則是能開合的物品,如句9、10、11 。
包覆表面的接觸\ 動詞則是帶有包覆圍繞義的動詞共現,後面的賓語多為可包覆覆蓋的物品,如句12、13。出現在施動處的接觸,動詞則為貼黏擺放類的動詞,賓語則為所要貼黏擺放的物品,如14、15、16。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結構特點:
- 不可在賓語之後加上「來/去」
- 除了開合類的不可轉換成「把~V上去」的句式,其他兩類可轉換
- 通常出現在描述情境,或者命令情境中。因此,鮮少有可能式
問題
- 在整理這類時,一直在思考,為什麼要分成三小類的接觸?需要分類嗎?作用是什麼?
- 一般說來,其實不加“上”的短語,我們也常用;因此,為什麼要加上“上”呢?初略想法:穿衣服,穿“上”衣服,表示或凸顯,從無到有的動態情況。
B-1-2. 動+上+賓(抽象賓語)
核心語義為建立與連結,是一種抽象的接觸義。動詞通常是狀態動詞或少數一般動詞,賓語則為抽象名詞。如:
17
18
19
結構特點:
- 不可在賓語之後加上「來/去」
- 不可轉換成「把~V上」的句式
- 若動詞為一般動詞,則有可能式,如句18
B-2. 所接的是數量/時量補語
核心語義為達到標準的量,這標準的量即是數量與時量補語所指的量。我們再依動詞或形容詞分成兩類,如下:
B-2-1. 動+上+數量/時量補語
20
21
22
B-2-2. 形+上+數量/時量補語
23
24
25
結構特點:
- 不可在賓語之後加上「來/去」
- 不可轉換成「把」的句式
- 無可能式
簡單趨向補語:「~下」
補語「下」表具體趨向義是指「從高到低的位移」,也是最核心語義。藉由此具體位移過程中引伸出幾種抽象語義「表示從起點脫離、分離」、「達到終點後的停止、結束,進而存留與擁有」以及「容納」等。
「表脫離、分離」的語義 是因「V下」後接的是起點處所/目標有關。位移物往下抵達終點/目標,即形成位移物離開起點的情形,所以引伸出位移物與起點處所間的分離、脫離的語義。
「停止、結束與擁有、留存」的語義 隨著位移物抵達終點,表位移動作的完成,結束,位移物則處於停止不動的情況,不動後即可擁有、留存。因此另一個延伸出來的抽象語義就是 「停止、結束與擁有、留存」。
「容納」的語義 則是擁有後,量增多引申而來的空間問題。因此所接需為數量短語或不定量詞組。
A. 具體語義
所搭動詞為趨向義動詞以及姿態動詞,核心語義為離開或往下。
A-1. 趨向義動詞類(上圖①②類)
此類亦會因後面所接賓語不同而有不同的語義,兩類賓語為地點處所和位移物品。說明如下:
A-1-1. 動+下+起點處所(上圖①類)
若賓語為地點處所的話,其核心語義為離開,離開起點,往下遠離。如:
26
27
28
結構特點:
- 可在賓語之後加上「來/去」
- 不可轉換成「把字句」
- 無可能式
A-1-2. 動+下+位移物品(上圖②類)
其核心語義為從上(起點)往下移動,或從原本的地方脫離/分離。如下:
29
30
31
32
33
結構特點:
- 可在賓語之後加上「來」,不可加「去」
- 若動詞為可控,則可轉換成「把~V下來」,如句29、30
- 若能轉換把字句,就有可能式
A-2姿態動詞類(上圖③類)
此類的核心語義為身體往下,後通常不接賓語,賓語為身體部位,常放在「~下」之前,少數會在後面。如:
34
35
36
更多「姿態動詞+下」:躺下、坐下、跪下、倒下...
結構特點:
- 可加「來/去」
- 無「把字句」
- 無可能式
B. 抽象語義(上圖④⑤類)
此類語義則依據具體語義延伸或隱喻而為抽象心理空間,從外到內(接近說話者)、從無到有(擁有可感受),凸顯固定不動、留存、容納的語義。依所接賓語或數量短語/穿戴衣物而又不同的語義。說明如下:
B-1. 動+下+賓語(上圖④類)
賓語可以是具體物品或者抽象事物,表其核心語義為從多到少的存留、從外到內的接近、或從無到有的擁有可感受,好的壞的都可。如下:
37
38
39
40
41
42
結構特點:
- 基本上不可在賓語之後加上「來/去」
- 大部分可轉換成「把~V下來」,除了句39、41
- 無可能式
B-2. 動+下+數量短語/衣物(上圖⑤類)
所接的賓語則數量短語與穿戴衣物時,其語義為容納,藉由隱喻的心理空間而來。如:
43
44
45
46
結構特點:
- 不可在賓語之後加上「來/去」
- 不可轉換為「把字句」
- 常出現可能式「/V得下/V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