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語法不能搬出專有名詞,不套公式。那,怎麼教?

遇到語法問題時,我相信老師們都是從各語法書尋求答案,或者努力研究教材上對語法的解釋。

但,是不是會有這樣的問題呢?

  1. 語法書上寫的說明與解釋不是太理論,就是不知道怎麼轉換成課堂的切入點。學術研究的語言跟上課教學的語言是很不同的,我們不能照語法書上說的教吧?
  2. 教材上寫的公式與替換方式,不是單句沒有情境,就是只有結構的說明,沒有使用功能的解釋。有些例子跟我們平常用的不太一樣啊?

因此,造成我們老師們辛苦地找尋研究了語法書或者教材,還是得花很多腦力跟心力處理成自己要教的內容跟方式。

以上一篇「得」來說:

1

劉月華的《實用現代漢語語法》中說的情態補語(如下圖)。

這些解釋是語法學術研究的方式。對教學前線的老師來說,是能有更清楚、更深入的了解,但是距離語言教學上的使用,還有一點遙遠~, 並無法直接拿來用。比如:

  • 語法書上說「得」是情態補語,是「當要對動作或動作的結果進行描寫時,情態補語往往是必須採用的」。

然而,語言的使用並不是先想我是要對動作或動作的結果進行描述嗎?所以我要使用「得」,而是看到什麼(情境),就自然而然地反應、 使用了。別忘了,是先有語言,才有語法的。

  • 接著又繼續解釋情態補語的語義指向,指向動詞的,指向施事者或受事者的。

問題跟上面說的一樣。在語言使用上,我們不會先想再用的,若是按照語法書上的規則來教語法就會不符合實際語言的情況,因此,學生 可能在課堂上都會講出對的單一句子,但是到了真實生活,卻很少產出所教的語法。

2

教材上的公式與解釋:

教材上的Predicative Complements是什麼?需要知道這個才會、才能使用「得」嗎?也沒什麼解釋,讓師生了解「得」到底是什麼。所 以老師們全部都得自己吸收自己來,如何引入、提問操練與活動練習。哇,知道當華語老師有多傷腦細胞了吧?

我始終堅持的教學原則與理念是語言教學所教的應該是如何使用,能讓學生自然產出為目的。所以一直以來,在教學上,特別是語法點教學,所思考的都是:

  • 為什麼要用這個語法、這個句型?
  • 在什麼情境用?
  • 又該怎麼導入?

而不是告訴學生,這是形容詞得放在動詞後面來修飾動作,這是賓語前面要用形容詞來修飾。

所以,語法到底怎麼教才好呢?

既然「得」的功能是評論,其實也不能完全用評論來簡單說明,不然「她買的衣服非常好看,很適合」是不是也算評論呢?感覺用什麼抽 象的解釋都不對。所以必須要搭配大量的情境切入,而且要以自然的短對話導入:

「得」的使用情境是看了某人做某事給出的評論,因此導入的情境一定是先讓學生看某人做某事,比如上面ppt中的兩位小姐正在跳舞 (動畫),然後問學生,你覺得王小姐跳舞跳得怎麼樣?----這是「得」的使用情境。

接著給予大量相似的情境,比如:做飯做得很好吃/很難吃、畫畫畫得很好看/很難看、開車開得很快/很慢...等。

以上是語法點導入的部分,下一步就是檢驗確認學生是否了解明白上面的步驟,這部分也得設計提問檢驗。更下一步,就開始要讓練習有 所變化,讓學生慢慢自己產出所要表達的東西。有點像教小朋友走路,剛開始要雙手牽引,然後放開一隻手,最後再放開一隻手,接著就 看著小朋友一步一步自己走了。這是很有成就感的過程,也是完整的教學程序與過程。

一旦抓出語法點的功能,後面的教學步驟的設計都會水到渠成,順暢得很。重點就在第一步,所謂「萬事起頭難」呀~